第九届华为ICT大赛中国总决赛收官 84支队伍晋级全球总决赛

发布日期:2025-05-08 16:22:04 来源:工艺设备


  由华为与东南大学联合举办,期间同步举办ICT人才发展高峰论坛、创新赛、编程赛等系列活动和比赛。颁奖典礼上揭晓了第九届华为ICT决赛各赛道的获奖名单,其中获得实践赛、创新赛、编程赛的84支队伍将晋级5月在深圳举办的全球

  本届华为ICT大赛在第八届大赛实践赛和创新赛的基础上,新增了编程赛、挑战赛及面向高校教师的教学赛,进一步丰富了赛事内涵。大赛吸引了14万高校师生报名参赛,覆盖31个省份及直辖市的1618所高校,报名人数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经过初赛选拔,最终458支师生队伍入围中国总决赛。

  从3月8日起,在为期近一个月的赛季中,入围队伍先后展开了实践赛、教学赛、挑战赛、编程赛和创新赛的角逐。学生队伍通过实践赛比拼人工智能等学科知识及实践能力;通过挑战赛比拼高性能计算和AI计算领域的系统优化和底层开发能力;通过编程赛比拼利用开源鸿蒙有关技术搭建智能终端设备操作系统的框架和平台的能力;通过创新赛应用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赛则展示教师基于华为有关技术及资源设计的实验案例、教材及ICT学院运营成果,助推高校教学改革。

  3月30日,第九届华为ICT大赛中国总决赛颁奖典礼举行,来自教育行业、高校600余名师生齐聚现场,共襄盛典。现场揭晓了各赛道的获奖名单,并为到场的学生和教师代表颁奖。

  活动现场,东南大学副校长金石致辞表示:“华为ICT大赛是全球青年协同创新的纽带,双方将以大赛为契机,在扩大联合实验室规模、开设‘数字治理实战营’、拓展国际合作三方面一起努力,培养更多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人才,推动专利共享、成果转化及‘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华为中国战略与Marketing部部长唐小光表示:“华为ICT大赛始终秉持‘实战引领,能力为先’的理念,致力于培育学生将知识、理论转化为推动创新的核心动能,培养面向未来的ICT人才;此外,大赛不仅重塑了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更在高校与产业之间架起双向奔赴的桥梁,推动了产教融合的深度变革。未来,华为将继续丰富大赛内涵,将其打造成同学创新的竞技场,高校产教融合的试验田。”

  来自浙江大学的谢俊在颁奖典礼上分享了参赛心得,他表示,很荣幸能参加华为ICT大赛中国挑战赛决赛昇腾大模型性能优化赛道并获一等奖,参赛不仅帮助自身更好地了解昇腾硬件、软件架构,还在实践过程中切实提升了编程能力和算法水平,为未来求学生涯乃至科研就业都提供了巨大助力。希望未来持续努力,为昇腾产业的发展注入年轻力量。

  现场分别举办了华为ICT大赛全球总决赛中国代表队晋级名单发布、华为ICT大赛中国代表队出征全球总决赛授旗两个仪式,84支一等奖队伍将代表中国出征全球总决赛。

  3月29日,第九届华为ICT大赛中国总决赛创新赛在东南大学举行,来自44所高校的55支队伍从初赛报名的187所高校的741支队伍脱颖而出,通过现场“演示+答辩”的方式来进行大比拼。

  东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立涛在创新赛及编程赛开幕仪式上致辞表示:“此次大赛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是全球青年协同创新的纽带。衷心希望同学们能以大赛为起点,勇于挑战‘无人区’,善于融合‘跨界力’,在ICT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加速度!”

  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傅育熙担任本次赛事评委组组长并现场宣读了评选规则,表示创新赛评委将通过现场巡馆,考察作品的创新性、系统复杂性/技术复合性、社会效益、功能完备性,并综合参赛队伍的答辩表现进行评分。

  比赛现场,参赛队伍按照主要使用的ICT技术分为4组进行比拼,经过评委巡馆评选,最终一、二、三等奖获奖名单出炉。其中16支一等奖队伍将入围今年5月在深圳举办的全球总决赛。

  本次总决赛参赛作品丰富,参赛队伍通过所学华为ICT技术,结合制造、电力、交通、医疗、农业、能源、教育、气象、建筑、智慧城市等行业痛点,解锁更多个性化应用新场景,例如工业品云网边端协同检测系统、基于MindSpore的智慧农业协助管理平台、AI赋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方案、极端气象智能探测系统、智能产后抑郁检测系统、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态评估系统、智能灾害搜救无人机等。作品将创新性与社会效益充分融合,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创新赛同期举办了ICT之光嘉年华活动,邀请东南大学学生、编程赛参赛学生及媒体参观创新赛作品展区,与参赛队伍现场进行ICT技术交流,并通过形式多样的互动游戏,体验ICT技术创新魅力。

  3月29日,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49支编程赛省赛晋级队伍齐聚东南大学,参加第九届华为ICT大赛中国总决赛编程赛--OpenHarmony物联网应用开发赛,各参赛队伍现场进行创意与技术的比拼,比赛主要是根据实验题的考察要点,重点评估功能实现的完整性以及完成质量,比赛不仅彰显了开发者群体的创新活力,也凸显了OpenHarmony作为技术底座的重要价值,为开源技术生态发展注入了革新的力量。

  编程赛--OpenHarmony物联网应用开发赛道是本届华为ICT大赛推出的全新赛道,分为高教组和高职组。大赛自启动报名以来,吸引了全国5000余名学生踊跃报名,经过省赛的选拔,此次共计49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分别为高教组25支、高职组24支。

  获得本次华为ICT大赛中国总决赛一等奖的10支参赛队伍将晋级全球总决赛,参加5月在华为深圳总部基地举行的第九届华为ICT大赛全球总决赛。

  在第九届华为ICT大赛中国总决赛期间,ICT人才发展高峰论坛隆重举行。论坛聚焦AI时代ICT人才教育培训新路径、产教融合创新机制、AI时代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等核心议题,吸引了来自政府、教育界、产业界及高校的600余位专家代表参会一同探讨数字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并达成重要行业共识。

  江苏省南京市市长陈之常,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孙友宏,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潘漫,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副组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泉,东南大学教务处负责人陆金钰,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执行秘书长、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教材出版中心主任张龙及华为高级副总裁、中国地区部总裁曹既斌,华为ICT战略与业务发展部总裁彭红华出席论坛并致辞。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昇腾AI+DeepSeek成果发布仪式”,展示东南大学基于昇腾AI+DeepSeek大模型开发出的“医擎”(YQ-Med)重症大模型、医道星途医学教培智慧平台;“新工科产学合作数字教材建设项目”基础软件系列发布仪式同步举行,展示华为携手高等教育出版社、高校联合打造的首批基础软件系列教材《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基于openGauss》、《openEuler操作系统教程》。

  华为ICT大赛是华为打造的面向全球高校的年度ICT赛事,旨在为全球高校师生打造国际化竞技和交流平台,提升学生的ICT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其运用新技术、新平台的创新创造能力,推动人类科技发展,助力全球数字包容。大赛在中国被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榜单;在海外被纳入UNESCO全球技能学院的关键伙伴旗舰项目。

  第九届华为ICT大赛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所院校、21万余名高校师生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全球总决赛将于5月20日至24日在深圳隆重举行,更精彩,敬请期待!

  2025年4月1日,深圳——国内知名连锁养生品牌慢慢生活馆迎来成立六周年。值此之际,品牌以“按摩摸鱼节”为主题,推出系列创新活动,深度呼应年轻一代“碎片化养生”需求,同时融入行业科技化、社区化与政策导向趋势,展现品牌在大健康产业浪潮中的引领力。一、新消费需求催生“摸鱼经济”,品牌精准卡位年轻养生赛道“按摩摸鱼节”灵感源于品牌推出的“摸鱼套餐”,以50分钟起的灵活服务时长,满足年轻白领在工作日间隙的

  【中国,南京,2025年3月31日】3月30日,第九届华为ICT大赛中国总决赛颁奖典礼在南京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圆满落幕。此次大赛由华为与东南大学联合举办,期间同步举办ICT人才发展高峰论坛、创新赛、编程赛等系列活动和比赛。颁奖典礼上揭晓了第九届华为ICT大赛中国总决赛各赛道的获奖名单,其中获得实践赛、创新赛、编程赛的84支队伍将晋级5月在深圳举办的全球总决赛,与来自世界其他几个国家的100余支队伍展开

  近期,一则关于儿童罹患暴发性心肌炎理赔的案例在网络上受到关注,引发了大众对重疾险理赔问题的高度关注,将少儿重疾险推到了舆论的聚光灯下。有的人觉得,少儿因病不幸身故,保险公司在理赔时却将致命的疾病排除在重大疾病范畴之外,仅按照身故责任赔付保险金,不合常理,违反了合同约定。也有的人觉得,保险公司的做法虽有法可依,但过于机械,缺少温度,重大疾病定义、保险条款以及未成年人身故赔付标准,都应当顺应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变化逐

  2025年3月28日,由上海全景医学集团主办、北京全景德康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承办、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协办的“全景北京中心PET/MR临床应用系列学术会议-首场PET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应用” 学术会议今日在京召开。从左至右:闫少珍、马潞娜、李立伟、徐白萱、居培明、李坤成、贾建军、耿建华、何荆贵本次会议以“PET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应用”为主题,汇聚了国内神经科学、分子影像学方面的顶尖专家,共同探

  3月26日,元气森林在成都举办了“2044创造营”活动,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带着她的“东方味道”慢熬来到了现场。正如其名,产品采用了传统的慢熬工艺,并参考中国传统古方“乌梅山楂”“枇杷雪梨”的经典搭配,既能保留营养的东西,还有着丰富的口感,紧跟年轻人健康养生的新潮流。古方里的好味道回顾慢熬的整个研发过程,其实它的原点是在2022年。在元气森林举办的第一届大学生宇宙大赛上,命运让慢熬品牌经理遇见了两位志同

  【中国,南京,2025年3月29日】在第九届华为ICT大赛中国总决赛期间,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主办,东南大学、华为联合承办的ICT人才发展高峰论坛在东南大学隆重举行。论坛聚焦AI时代ICT人才教育培训新路径、产教融合创新机制、AI时代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等核心议题,吸引了来自政府、教育界、产业界及高校的600余位专家代表参会,一同探讨数字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并达成重要行业共识。IC

  引言2025年两会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宣布,今年将再建设改造地下管线个排水防涝重点项目,以筑牢城市安全“生命线”。这一政策的落地,标志着我国城市更新进入加速期,而作为非开挖修复技术的核心代表——紫外光原位固化修复技术(UV-CIPP),凭借其高效、环保、低干扰等优势,有望在2025年迎来爆发式增长。政策红利:15万公里管线. 城市更新需求迫

  在众多搬家公司中,货搬搬犹如一匹黑马,迅速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它以其独特的服务理念和细致入微的服务方式,为用户所带来了全新的搬家体验。有别于传统搬家公司的粗放式服务,货搬搬从成立之初,就将“注重细节”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战略,立志为用户解决每一个搬家过程中的痛点,无论是大型家具的搬运,还是易碎物品的保护,货搬搬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也因此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搬家服务中,价格一直是客户关注的焦点之一

  2025两会定调:政策红利释放,非开挖修复站上风口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城市更新”与“双碳目标”成为核心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明白准确地提出,将“推进地下管网智能化改造,加快老旧管网绿色化更新”,并首次将非开挖修复技术纳入市政设施建设工程优先推荐名录,要求2025年完成30%以上老旧管网非开挖改造目标。这一政策导向直接推动市政排水管网修复市场进入爆发期,仅重庆市2025年便计划改造排水管网2500公

  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地下排水管网的改造与修复已成为提升城市韧性、保障民生福祉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开膛破肚”式施工不仅耗时耗力,还严重影响交通与居民生活。而紫外光原位固化修复技术(UV-CIPP)凭借其非开挖、高效环保等优势,正成为市政排水管道修复领域的“明星技术”,为城市地下生命线注入新活力。技术原理:微创修复的“黑科技”紫外光原位固化修复技术是一种通过光化学反应实现管道内衬固化的非开挖修复方法。

  全景北京中心PETMR临床应用系列会议首场PET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应用

  科技场景化消费重构市场格局 天猫3C数码年度白皮书揭示2025五大增长趋势

  马兰士MCR612与宝华韦健书架式音箱607S3:开启HiFi音乐之旅的理想搭档

  EB-5投资新风口!Cross Harbor与赢众强强联手: CMR梦想庄园三大核心优势揭秘